年內55家上市公司“改名” 超四成為突出主營業務證券日報發布時間: 11-2607:44證券日報官方帳號,優質財經領域創作者本報記者 孟珂據《證券日報》記者統計,除去“戴帽”“摘帽”這類被動更名的上市公司外,截至11月25日,今年以來已有55家上市公..
400-006-0010 立即咨詢
發布時間:2021-12-17 熱度:
證券日報
發布時間: 11-2607:44證券日報官方帳號,優質財經領域創作者本報記者 孟珂
據《證券日報》記者統計,除去“戴帽”“摘帽”這類被動更名的上市公司外,截至11月25日,今年以來已有55家上市公司主動進行了證券簡稱的變更。
南開大學金融發展研究院院長田利輝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當前上市公司更名基本規范。更名是公司發給市場***具顯性的信號,也是***具影響力的信息披露之一,必須要強調真實性。
為“突出主營業務或發展戰略”更名占比較多
《證券日報》記者通過梳理年內上市公司有關“證券簡稱變更”的公告后發現,為“突出主營業務或發展戰略”而更名的公司有25家,占比超四成;因“主營業務變更”而更名的公司達14家;因公司易主而發生更名的有7家;同時,也有因為“其他原因”更名的。
例如,為“突出主營業務或發展戰略”而更名的好利科技,因公司此前證券簡稱“好利來”與某食品品牌相同,對公司品牌及市場形象產生一定影響,故公司決定將證券簡稱“好利來”變更為“好利科技”。
作為因“主營業務變更”而更名的代表能科科技,在2016年10月上市之初,總營業收入主要來自智能電氣業務,主要面向石油石化等能源行業。而目前主要面向國防軍工、高科技電子與5G、汽車及軌道交通、裝備制造四個行業。因此,為更好地涵蓋公司業務及未來的戰略布局,將公司A股證券簡稱由“能科股份”變更為“能科科技”。
“上市公司更名有助于增強市場關注度,提升投資者認可度,進而利好公司發展,但改名具體影響***終還是取決于公司的經營能力與可持續發展潛力。”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為“突出主營業務或發展戰略”而更名占比較多是好現象,這符合監管方向,有助于上市公司突出主業,做強做大,提升上市公司市場競爭力,加快推進國內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
但是,也不乏有的上市公司更名是為了“蹭熱點”。對此,田利輝表示,在利益驅動下,有的公司故意蹭熱度,更換馬甲,誤導市場,引發炒作。鑒于魚龍混雜,上市公司更名的行為需要交易所的審核批復,要嚴防名實不符,誤導投資者。
更名后股價大多呈現上升趨勢
自從科技股、醫藥股火了之后,上市公司對某些特定字眼情有獨鐘,例如“**科技”“**高科”“**醫療”。今年就有9家上市公司更名后含有以上字眼。
更名后,上市公司的股價也發生了很大變化。《證券日報》記者根據Choice數據查詢,截至11月25日收盤,上述55家更名上市公司中有37家股價自年初以來區間漲幅呈現上升趨勢,占比為67%。其中,區間漲幅高于100%的有6家上市公司。
周茂華表示,部分上市公司更名后股價大幅上升,反映出更名后市場對這些公司關注度提升,同時,也對公司未來聚焦主業,增強市場競爭力和發展潛力抱以樂觀預期。
“但公司的價值還是需要關注公司未來經營情況。”周茂華補充道。
在田利輝看來,變更公司證券簡稱是其主動行為,往往會精心選擇名稱和時機。更名得到市場的關注,引發投資熱情,帶來股價一定時期的適度上漲,是合理的。同時,不少公司的更名主要是結合主業或戰略調整,此后倘若能夠帶來實實在在的利潤,從而引發股價中長期的上升趨勢,也是可能的。
但他同時表示,少數別有用心的公司從投機炒作等出發任性改名,主要目的并非出于聚焦主業或是實際業務變更需求,而在于注入拉升股價的題材和戲碼,愚弄市場。投資者不要盲目跟風炒作。
(編輯 李波 白寶玉)
企行公司主營業務: 公司注冊、公司變更、代理記賬、涉稅處理、公司轉讓、公司注銷、公司戶車牌轉讓,投資/資產/基金類公司轉讓, 免費咨詢電話:400-006-0010
證券代碼:002217 證券簡稱:合力泰 公告編號:2023-084 本公司控股股東福建省電子信息(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保證向本公司提供...
三湘印象11月12日公告,公司收到控股股東上海三湘投資控股有限公司及實際控制人黃輝通知,其正在籌劃公司控制權變更相關事宜,具體方案涉及股...
">2023-11-13 19:20格隆匯11月13日丨中芯集成(688469.SH)公布,本次更名是基于公司整體經營情況及發展戰略規劃作出...
11月12日,三湘印象(000863.SZ)發布關于籌劃控制權變更暨停牌的公告。根據公告內容,三湘印象股份有限公司于2023年11月10...